四川三农新闻网成都讯(通讯员 唐世杰)近年来,邛崃市先后荣获全国产粮大县、国家级制种大县,首批全国农业科技现代化先行县等称号,属于成都市“天府粮仓”建设的重点区域之一。2021年,邛崃市农业农村局获评全国粮食生产先进集体。邛崃市勇担粮食安全使命,围绕稳面积、提单产、增质效,与省农科院、川农大等科研院校紧密协作,深入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推动先进农业技术在更大范围推广应用,将专家产量转化为农户产量,把典型田块的高产转化为大面积的高产。抓紧抓牢粮食生产,在新时代打造更高水平的“天府粮仓”,2023年,邛崃市开展首届“文君杯”田秀才选拔赛,组织专家组对17家参赛主体进行全程技术指导,并进行实地测产。9月12日,邛崃市首届“文君杯”田秀才选拔赛启动现场会在邛崃市固驿街道开元村召开。四川省农业农村厅、四川省农科院、成都市农业农村局、国家统计局邛崃调查队等参与。保障粮食安全,邛崃市多措并举狠抓粮食生产。一是提基础。持续抓好高标准农田建设和高效节水工程建设,不断提高建设标准和质量,截止目前,邛崃市累计建成36.6万亩高标准农田;二是强合作。加强与四川省农科院、四川农业大学等科研院校合作,开展技术培训2600人次、深入17个参赛主体水稻种植田块开展全程技术指导,辐射带动提高全市28.5万亩水稻产量;三是推良种。抓好国标二级米以上、四川“稻香杯”、“鱼凫杯”等优质品种的推广应用,优质品种比例达到90%以上,其中国标二级以上达到60%以上;四是重良法。示范稻田重点开展有机培肥、硬盘育秧、机插秧、无人机肥药精量双减、全程机械化、病虫害统防统治、科学肥水管理等稻作技术,实现水稻绿色增产、节本增效;五是抓服务。依托“两主体·四中心”(生产经营和社会化服务主体,育秧、实训、烘干仓储和粮食加工中心)构建形成“行业协会+龙头企业+各环节关联主体”的社会化服务组织体系,在田间管理环节大力推行社会化服务,实行代耕代种代管。2023年,邛崃市预计完成大春粮食种植面积46万亩(水稻种植面积28.5万亩),为不误农时、颗粒归仓,有序开展秋粮收获,全力保障秋粮丰收。下一步,邛崃市将围绕打造更高水平的“天府粮仓”,坚持稳粮保供基础支撑和效益增长发展引领并重,实现粮油产业“产能更高更稳、效益更好更优、环境更绿更美”的发展水平,全面呈现“种灵育秀、精耕细作、美田弥望、五谷丰登”的“天府粮仓”邛崃图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