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农村日报全媒体记者 刘佳 罗敏 洪瑜 徐灿红 文/图
9月8日,沿着成都天府大道一路向北,相继路过科学城、兴隆湖、西博城,转进一个不起眼的路口,豁然见官塘。“走进天府粮仓”2023中省主流媒体采风团抵达最后一个探访点位——天府新区正兴街道官塘村。
作为成都平原上的川西林盘典型代表,官塘村是天府新区唯一一个“总部商务区及高能级城市组团包围的乡村片区”。凭借区位优势,官塘村以土地综合整治为抓手,引入产业项目纷纷入驻,乡村振兴活力得以释放,乡村面貌焕然一新。
从普通的川西林盘村落,成为会展小村、都市的精神原乡,记者在走访中,观察这里和美乡村与公园城市的建设,发生着怎样的有机联动。
媒体探访官塘村首个建成运营的产业项目天府官塘。
推进全域土地整理
新兴产业激活乡村活力
官塘村曾是成都南下水运要冲“苏码头”的后花园,但后来它和大多数老去的农村一样沉寂。官塘村党委书记李健向记者讲述起该村是如何参与到城乡协同发展的实践中的。
“我们采取‘小规模、组团式、微田园、生态化’建设模式,建成这样的官塘新村聚居点 ,有 新 居 1895 套 ,容 纳2800余人居住。”李健介绍,这样的新村聚居点建设不仅改 善 了 人 居 生 活 环 境 ,还通过土地整理项目把过去以土坯、砖木结构为主的房屋资源变为了房屋资本,以闲置房屋出租的方式增加村民固定资产收入。
在尊重农民意愿的前提下,官塘村通过推进全域土地整理,按下了乡村振兴快进键。
为了破解新居建设钱从哪里来的问题,官塘村共整理出300余亩剩余集体建设用地指标在农交所挂牌流转,目前已挂牌流转建设用地100余亩,配套流转农用地1200余亩,引进项目11个,天府丝路农业博览园、宏凌田园总部等项目建设如火如荼,预计在未来2至3年全村农用地流转将达到全覆盖。
官塘村首个建成运营的产业项目天府官塘,又名官塘生产队,这个建在浅丘上的林盘与建筑活态演绎的文化聚落,成为目前该村最大的引流IP。
据介绍,项目总占地约500亩,470亩为大地景观,建筑体量约10200平方米,分为安麓酒店、非遗文化主题院落、成都市井街巷三大组团。该项目集商务会议、精品展览、特色餐饮、住宿休闲、原乡观光、文化体验为一体。凭借独特的建筑风貌和优美的环境,该项目自2021年9月正式对外营业便一跃成为成都网红打卡点,平均年接待游客达30万人次。
就业增收可持续
新老村民共享发展红利
与此同时,天府官塘项目所带来的虹吸效应和示范效应在域内强劲显现。
天府官塘项目的向导、保洁员、保安、营业员、管理员等既是乡亲邻里,又是工作伙伴,其乐融融。“在这上班的大多是我们同村的,彼此熟悉,而且几步路就到家,很方便。”官塘村村民肖根容如今成为蜀锦博物馆营业员,她说:“家门口上班,以前想都不敢想。”
据了解,目前天府官塘项目解决了本村就近务工村民50余名。同时,在项目带动下,不少村民利用房屋资源自主经营起茶吧、农家乐等。村里的房屋、劳力、土地资源不断得以盘活。
不仅本村人有活干、能挣钱,官塘村还吸引了新村民扎根,为乡村带来更多活力。
正是看到了这里优良的生态和地理区位条件,以及产业发展新机遇,“90后”创业者张馨月从村集体承包建设用地、农用地、林地等120余亩,开起了“和悦田边”餐厅。
这里集田边生活餐厅、认养田、田边烧烤、微风草坪、户外共建厨房等功能区于一体,村民就近上班,各司其职。在山丘顶部微风草坪上望去,蓝天下桉树高耸笔直,“那片林地里,正在建设营地,到时又将多一种业态。”张馨月说。